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党史资讯  资政报告  大事纪要  红色记忆  革命遗址  人物述林  历史影像  党史研究  地方史料  党史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口述历史
   发表日期:2010年7月23日              有193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林果业铺就小康路(李付合口述)

——西峡县丹水镇英湾村党支部书记

李付合口述

    

     李付合,男,汉族,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英湾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生,初中文化。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进和村领导班子,先后担任生产大队会计、治保主任、村主任等职务,1986年担任英湾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我们英湾村是个山区村,位于西峡县丹水镇的西北部。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立足本地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高标准规化,高规格建设,建成了1070亩被誉为“全县标准化样板园”的猕猴桃基地。猕猴桃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4%,全村90%的农民从事猕猴桃产业生产。我们坚持管销并重,打响绿色品牌,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结合新路,逐步形成了以牧兴沼、以沼养果、以果带动的农村循环经济链条,带领群众走了致富之路。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现在的英湾村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富裕村,2005--2006年,先后被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新村”,“农村五好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7年,英湾村党支部被省委命名为“五个好”党支部。20076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我们村视察工作,高兴地称赞我们英湾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2008年5月1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又亲自来到我们村调研,对我们取得的成绩连声夸赞”了不起!了不起!“鼓励我们拓宽经营思路,广开致富增收渠道。

下面我谈谈英湾村的创业历程和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尝试一波三折,探索艰辛苦涩

    历史上,我们英湾村是个传统的典型农业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356户,1300口人。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庄子岭、西沟、李沟、英湾几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21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36亩。人均耕地连坡地计算在内不足1亩地,生产条件很差。村民们祖祖辈辈靠种苞谷(玉米)、小麦来养家糊口。由于地少地薄,没有抗灾能力,碰上好年成了,还能勉强填饱肚子,要是遇到天旱、洪涝灾害,大半人家就会缺衣无食,拖老带小出去逃荒要饭。

195810月,我出生在英湾村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在我的记忆中,小的时候就没有放开肚皮吃过饱饭,也没有穿过一件象样的衣裳。父母都是老实巴脚的农民,一家人全指望靠地吃饭,农闲时给人打个小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全家三间破瓦房,三间烂草屋,挤着我们老老小小七八口人。父母起早贪黑长年在地里干活,只是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父母的思想很开明,他们受尽了罪,吃尽了没文化的苦,所以再艰难,也要送我去上学。我勉强读完初中,家中实在无力供应,就回到家里充当主要劳力。当时在村里,我也算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为人热情,经常帮大伙儿念个书信,写个手续、证明什么的,再加上我肯出力气,干活踏实,很快得到大家的信任,就推选我当生产队会计。1979年,我21岁就进入了村班子,1982年加入了党组织,成了一名党员,并先后担任了村会计、治安主任、村主任等职务。

1986年,村里的老支书因病退了下来,我从村主任的位置上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当时自己感到压力特别大,也曾经有撂挑子的念头。那时群众的经济基础差,农民收入低,可是农民的负担又比较重,缴纳税费比较高,作为一个带班人,感到肩上责任特别大,困难重重。虽说当时吃饭问题已经能解决,但仅仅是刚刚解决温饱,并且还有部分农户一年还要缺上三四个月的粮食。村庄零乱,道路狭窄,全都是泥巴路,走不了汽车,只能过个拉车(架子车)。我们这个村按说居住还是比较集中,但道路还是一节一节不能相通。当时,干群关系也非常紧张,群众见干部给仇人似的,他认为你当干部的就会问农民收钱,今天收提留,明天搞集资,活脱脱的一个讨债鬼。所以要当干部就要多受气,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努力。

但是压力归压力,领导和群众信任咱,咱也不能辜负领导和群众的心意。思想一通,身上就有劲,觉得既然自己干了支书,成了带班人,就得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致富。刚上任那会儿,可真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满脑子想的都是咋带领群众致富,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咋带领支部、村委这一班子人干事创业。上任的第三天,我就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反复强调了班子成员的职责。至今我还记得,当时我说,“我是这个班子的带队人,英湾村民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这几个人身上。我们都年轻,希望大家把最好的精神状态用在各自的工作上,多为村民办点实事,无愧于群众对我们的信任。”现在想想,也正是这班富有朝气、团结实干的两委成员,不怕苦,不怕累,埋头苦干,才有英湾的今天。

也就是在那次会上,大家就讨论商议,咋让英湾村老百姓发家致富,为老百姓寻求致富门路,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解决不行,种庄稼就忙那几个月,农闲时间农民没事干,聚在一起打牌来赌,三五成群偷鸡摸狗,弄得家里小两口闹,村里邻居闹,到处不得安生。当时集体没有一分钱,办企业搞加工需要资金来源,农民又没有经济收入,集资不可能。考虑来考虑去,决定组织群众成立建筑专业队,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搞建筑,一是能增加群众的收入,二是把群众的心思用到正地方。现在讲这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那个时候可没有想恁多,就是想办法解决个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当时的建筑专业队条件很差,没有模板、震动泵等施工工具,我们就从陋就简,边干边摸索。一开始,村里只是牵个头,从中协调,收入归建筑队个人所有。年底一算账,经济效益很可观。接着更多的人加入了建筑队,逐步扩大了规模,从内乡县租赁家具(钢管、震动泵、模板等),业务涉及到附近几个乡镇及内乡、淅川等县。收益资金一小部分分红,大部分投入生产,扩大规模,逐步购置了模板、搅拌机、震动泵、三轮车等。随着效益越来越好,建筑队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最初的一个队5个人发展,到五六个队30多个人。这样一来,村民的经济慢慢有了好转,农民稍微有了节余。村里就发动群众,村组从各方面搞点集资,开始整修水渠,改善耕地的水利设施,使我村大部分耕地能够进行灌溉,旱了浇地,涝了排水,旱涝保收。       

   前辈人尝够了没有文化的苦,都指望孩子们能上学,能成材。就是今天还是当个农民,也需要掌握科学知识,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当时村里的小学房子不行,环境不好,教育质量也不咋着,群众很有意见。所以,我那时就整天想着咋能把学校办好,让孩子们早点儿搬进新校舍,提高村里的教学水平。在一次次的群众大会上,在一年年的教师节中,希望英湾村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以此推动英湾发展的话题,我讲的最多最重。由于缺少资金,眼看着破烂的学校,我心急如火。为争取资金,我想尽了一切办法,跑上跑下,积极与县有关单位协调联系。为了动员群众,发动社会的力量,我还不顾妻子、女儿强烈反对,捐出自家当时仅有的2000元积蓄。这个举动,在村子里引起了较大反响,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村民自筹、社会捐助的互动下,一时间筹措资金30多万元,保证了英湾学校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199191100多名师生欢天喜地搬进了新校舍。全村上下男女老少1000多人敲锣打鼓,非常热闹,那欢庆劲儿赛过过年,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英湾村的面积上下只有两公里,人口居住在山里来说是比较集中了,可是路却不咋样,高高低低,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路通则业兴”,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认准了这个理儿。为修路的事,我反复琢磨,和班子成员多次商议。修路,说起来容易做着难,它要有耐心和韧劲儿,要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全村8个村民小组,360多户人家,在线路规划设计上,既要考虑村路的宽畅、便利,又要做到线路的合理规范,自然就会占用一些农户的田地和圈舍。视田如命的村民需要你做大量的工作,费很大的劲儿。我就和班子成员分头给群众做工作,因个别农户的厕所猪圈被拆,往往需要做很多次工作才行。那段时间我经常与有阻力的群众谈话到深夜,一次不行两次,苦口婆心,好话歹话说尽。1998年秋,终于修通扩宽了村道路2800米,大大改善了村里的交通条件。

英湾村紧靠丹水河,与312国道只是一水之隔。但是河上没有桥,人们赶集、孩子上学,都要过河淌水。大冬天那个冷劲儿,直钻骨头缝儿;夏天一涨水,就过不去河,有天大的事也只能是干着急。这不到两公里的河道,由于来往不便,严重影响了英湾村的经济发展。这件事也一直困扰着我。我经常一个人在河堤上踱来踱去,看着孩子们上学趟来趟去,我心里就难受:再困难也要架桥,不能让大家再受这个罪。在两委班子会上,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同意。会后,我请来了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实地勘察,很短时间内就作出了在大河面组地段架桥的决定。架桥是需要大笔的资金开支,没有钱咋办?我和村主任陈德福向上跑关系、找门路,向有关单位协调资金,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争取捐资援助,同时发动干部党员捐款、群众筹资,就这样很快集资20多万元,在19965月份,架起了这座具有时代意义的河桥,继后两年里,英湾大桥、下河风景桥,采取同样办法,都得以顺利架起,解决了全村老百姓祖祖辈辈都盼望的过河难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1986年到1991年这个期间,我一直在琢磨着,要搞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不巩固,农民负担(税费、集资)又一年比一年重,这些问题不解决,早晚不行。村里集体经济巩固了,就把农民的负担降下来了,工作就好开展,办公益事业也好办了。但是到底该发展些啥?咋才能扩大集体经济?我们心里也没底。光靠人均不足一亩田地种植小麦、苞谷,最多只能解决温饱。于是我就想着学习外地的做法,要调整产业结构,搞特色农业经济。临近的灵宝县靠发展苹果带动群众致富,人家那个地方发展苹果农民都富裕了,我们为啥不试试?我和班子成员一合计,到灵宝去看了看。回来后,大家劲头很高,商议村集体搞一个苹果基地。于是,1991年,由村集体出面租赁丹水村350亩耕地,我和村里几个主要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6万多元,搞了一个苹果园基地。我们从豫州、灵宝、西峡县城聘请懂苹果生产技术的人才,让他们提供技术,提供服务。然后发动群众挖树窝,树窝挖成1米见方,把麦秸、苞谷秆填进去,然后在上面压上土,形成蓄土层。又从豫州买回树苗,分到各组发动群众按标准种植。当时群众还是比较好组织的,又不叫他出钱,只是出个义务工,效益好了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群众行动比较积极。树苗栽好后,我们几个分工包片督促群众及时除草、施肥、剪枝,进行科学管理。1993年开始见效益,苹果结的还是不错,1994年全部挂果。但是,我们这地方昼夜温差不大,气温偏高,冬天冷的时间短,不适合苹果生长,所以病虫害非常严重。苹果保存时间短,说坏就坏。特别是金龟子这种害虫,苹果成熟时,每棵钻好几个,几天时间,这个苹果就报废了,卖又卖不及。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请专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但还是收入太低,商品果率只占30%左右,60-70%的苹果被虫咬了,只好分给群众自己吃。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也没有办法,96年只好把苹果园承包给邻村的一个个体户经营。这是一个失败的尝试,对我打击很大。当然也不少挨群众的骂,说我们净瞎胡闹。这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从中总结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干啥都要因地制宜、讲求科学,不能光凭着一腔热情,急于求成,盲目发展,结果是得不偿失。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是第 位访客!
 
西峡党史微信公众号
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 1024*768为最佳显示效果
主办单位: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   豫ICP备06015947号
地址:河南省西峡县县行政服务中心309室  电话:0377-60109737  Email:xixiad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