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党史资讯  资政报告  大事纪要  红色记忆  革命遗址  人物述林  历史影像  党史研究  地方史料  党史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政报告 - 资政报告
   发表日期:2019年1月31日        出处:南阳党史       有16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关于“豫西牵牛战” 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一、鱼贯口“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概况

内乡县赤眉镇鱼贯口村位于赤眉镇北8公里处,辖13个村民小组,1695人,总面积13平方公里,地形以浅山为主,是“豫西牵牛战”的主阵地之一,是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生态文明村”、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总理2008年5月11日到该村视察新农村建设工作。

1947年夏,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指示,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分散敌人兵力,1947年11月,陈谢兵团依托新开辟的根据地举行了著名的“豫西牵牛”之战,诱使国民党王牌军李铁军部的第五兵团主力西进,致敌顾此失彼,连连失利,有力地支援了大别山的斗争,保障了我党中央经略中原计划的达成。而赤眉鱼贯口阻击战就是“豫西牵牛”中的一场硬仗、大仗、恶仗,这一仗决定性地把李铁军部成功地牵入伏牛山腹地。

1947年11月上旬,赤眉地下党李军泗派地下党员杨亚民、朱怀远已将“豫西牵牛”的情报报送六地委、六专署。11月13日,我军从南召出发,17日打开镇平,同日,赤眉地下党组织派杨亚民前往灌涨铺,迎接部队传递情报,并为陈谢兵团做向导,19日攻打内乡,以造成假象,诱使国民党第五兵团尾追我军,我军由内乡向北朝鱼贯口地段进发。

据“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周边的老人们回忆,当时部队到达赤眉街是个夜里,人们分不清是什么军队,插门闭户,第二天见到处都是烟薰火燎的灶台。我军于20日夜到达鱼贯口主阵地,21日上午9时通过赤眉镇夹道村的夹道岈和鱼贯口村的南沟口把李铁军部牵到鱼贯口村口袋形地带。在此之前,赤眉地下党一方面稳住民团,一方面号召地下党员、民先队员提前组织群众挖战壕、磨面、做军鞋,做支前工作。

1947年11月21日上午,鱼贯口阻击战成功打响,李铁军部误认为找到共军主力,穷追不舍,以大队人马从鱼贯口南沟口蜂拥而进,担任阻击任务的三营早已在此等候,七、八、九三个连一齐开火,李铁军亲自督战,令全部兵力投入战斗,要求两个小时拿下大嘴岭。战斗从上午9点激战到下午3点,解放军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使敌不能前进一步。山坡上,深沟里到处是敌人的尸体。黄昏时分,解放军再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停止了战斗,由向导带队翻越牛亡牛岭向后山七里坪转移,当敌人再一次用猛烈的炮火攻击解放军阵地时,发现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找到。

李铁军欣喜若狂,一面致电南京邀功,一面令所部丢掉辎重,轻装穷追,妄图一举歼灭解放军。其结果,当解放军把敌军从七里坪、夏馆、二郎坪牵入伏牛深山时,李铁军才发现上了共军的当,即折回平汉路时,在西峡西坪被全歼。

在“豫西牵牛”战中,陈谢兵团用4纵13旅和9纵25旅5000—6000兵力“牵牛”,打垮敌人3万人的兵力,使敌人两个旅长被击毙,兵团参谋长、副参谋长、两个旅参谋被俘,仅兵团司令1人逃走,实现了支援刘邓大军的战略意图,是解放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伏击战著名战例。

二、“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豫西牵牛战”遗址的价值,主要在于它年深日久的积淀:它积淀着历史的踪迹,积淀着精神的力量,更激荡着社会的进步。在时势激荡社会变革迅猛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人民创造而遗留的壮烈史迹,不应该被沉埋和湮没,“豫西牵牛战”遗址都有着特殊的价值,它铭刻着先烈先辈们的踪迹,见证着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承载着保卫国家、追求光明、慷慨赴死、执着信念的力量。着眼于“史”,作力于“迹”,加强对“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既可告慰先烈先辈,也可使革命传统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还能服务于内乡“工业强县、林牧大县、旅游名县”中的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保护好“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是保存人民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证的历史责任。

(二)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是传承、发掘和传播中国共产党思想和文化体系客观需要。

(三)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现实需要。

(四)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是完善地方旅游市场要素,开展红色旅游提供景区人文支撑点,增强景区历史文化品位的市场价值需求。

三、“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革命遗址的现状

内乡县革命斗争历史丰富,内乡人民拥护党、热爱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源远流长。纵观内乡的革命斗争史,波澜壮阔、艰苦卓绝、悲壮动人、可歌可泣。鱼贯口“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在中共党史特别是解放战争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是资政育人的载体,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如今该遗址破败不堪,与党中央提出的“充分利用革命遗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经过中共内乡县委党史研究室、赤眉镇人大主席团联合实地堪察调研发现,鱼贯口“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缺乏有效保护和修缮。前敌指挥所房舍毁坏严重,部分重要的遗址即将消失;一些影响较大的战场、战壕和阵地已很难看到当年的痕迹,纪念性、标志性建设急需完善;许多散落民间的革命文物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搜集,革命文物保护修缮不力;……一句话,鱼贯口“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革命遗址急需抢救、修复、保护、挖掘和整理。

由于资金不足和管理、开发主体单位不明确,遗址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致使“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2010年以来连续三次申报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未果,2017年夏秋时节中共南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学者莅临鱼贯口“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视察期间对该遗址荒芜湮没备感痛惜,对利用“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防、青少年教育和红色旅游开发利用提出了忠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内乡县党组织重视“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长时间以来,对“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保护基本上都是从革命传统教育的角度,仅仅作为纪念、教育的基地,停留在最基本的政治号召层面。由于对革命遗址保护的投入发挥的是社会效益,主要是瞻仰、缅怀、教育的作用,没有多少甚至没有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各级政府在认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革命遗址在为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提供强大的人文支撑,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赤眉镇鱼贯口村老党员、85岁的曹黑成反映说:如今农村信仰基督教的教堂修建得金壁辉煌,象“豫西牵牛战”前敌指挥部和战壕等革命遗址却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形将灭迹,这象什么话!

2、宣传氛围上的原因

由于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所以基层党组织对革命遗址的宣传不够,群众对革命遗址知之甚少,没有保护的意识,随意破坏、损毁革命遗址的现象不时发生,再加上长年累月、风吹日晒,“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不同程度的遭到损毁,甚至有的已经面目全非。

3、投入不足上的原因

革命遗址要抗击自然和人为的损害,必须要看护、要增加保护设施,所以就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然而在这方面的投入除了烈士陵园有一定的人员和经费外,象“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投入几乎是零,造成保护工作无法开展。一句话,“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但由于没有专项的资金,基层政府经费也很紧张,这个问题现在还没得到妥善解决,“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4、保护级别上的原因

“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2010年以来连续三次申报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未果,革命遗址保护级别几乎为零,名气不够响亮,保护级别上不去,争取资金的渠道就窄,只能靠地方政府财政,难以落实。

5、保护与利用结合上原因

长时间以来,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基本上都是从革命传统教育的角度,仅仅作为纪念、教育的基地考虑,没有进行产业动作,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没有与红色旅游等项目结合起来,从而失去了更多的开发和投资机会。一边是缺乏开发项目,一边是革命遗址资源的闲置浪费。

四、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原则和措施

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开发”,坚持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统一,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相兼顾四个原则。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保护和开发利用革命遗址的意识

一是强化对内乡革命历史的宣传。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要结合内乡的革命遗址,以讲座、电视专栏、电视剧、小册子、文艺节目、永久性标语等形式宣传内乡的革命历程,让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知道内乡的革命历史,从而为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强化对革命遗址保护的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破坏革命遗址就是破坏革命历史、保护革命遗址就是保护革命精神的意识。三是突出革命遗址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内乡县委和县政府早就确定了“工业强县、林牧大县、旅游名县”的“三县”目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的建议,代表着民心所向,况且革命遗址在红色旅游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首先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加强科学引导,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革命遗址的规划

一是突出规划的全面性。在遗址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内乡革命历史事件,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全面的规划。二要突出规划的实用性。结合开发本地的旅游资源,将重要的革命遗址开辟为旅游景点,规划、宣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三要突出规划的全局性。结合全国革命遗址的相关政策和革命老区有关政策,规划申报、申创一批特色鲜明的文保、爱教、国防教育基地,提升本地革命遗址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争取把“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尽快列入省、市和国家红色旅游项目,同时把红色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四要突出规划的层次性。把急需抢救、即将消失的遗址作为第一步,花最少的资金,先保护起来;把内乡革命的“发源地”和“主战场”作为第二步,进行重点规划,突出内乡特色;把地下革命斗争的革命遗址作为第三步,进行完善补充,做到尽善尽美。

(三)加强政府主导,推进保护和开发利用革命遗址的落实。

一是切实加强对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县上要专门成立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应工作和办事机构,明确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的工作目标任务,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形成统一管理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对“豫西牵牛战”等急需抢救、修复的革命遗址,政府要及时投入相应资金,进行应急性保护,切实保护好现有的革命遗址,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打下基础,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头作用。三是要多渠道多层面聚集资金。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招商引资渠道的作用,引进外资来内乡投资革命遗址保护,开发红色旅游。通过资金贷款贴息、税收政策优惠、建设用地优先等激励办法,引进本地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开发。

(四)加强“红”“绿”结合,发挥革命遗址在新时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乡“绿色”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国家AAAA级的内乡县衙、AAAA的宝天曼原始森林世界生物圈、AAAA的宝天曼峡谷漂流、吴垭石头村、伏牛山地质广场和省级卫生县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湍河湿地公园、万亩油桃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这些生态“绿”色旅游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红色旅游还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旅游业,必须要两条腿走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绿”带“红”,以“红”壮“绿”,“红”“绿”相间,共同发展。“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本身就地处鱼贯口万亩油桃基地核心区域,山大林密,植被丰富,山青水绿,景色宜人,桃花田园风光旅游和红色旅游完善结合,必将相得益彰,以“红色”贯穿整个旅游产业中,并作为内在核心,形成“红”、“绿”结合的圈层结构,在旅游过程中宣传展示“豫西牵牛战”的革命精神、历史传统、人文景观以及社会风貌,让旅游者在“绿色”旅游中领略中国革命的艰辛,从而既可以起到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结的功能,又可以带动“豫西牵牛战”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项目建设,促进红色资源向红色资本的转变。

一是重点打造“豫西牵牛战”的“战场”。“豫西牵牛战”,是内乡革命斗争的重点遗迹,陈赓谢富治兵团将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夹道岈、南沟垛、大荆山、小荆山、兰家寨、牤牛岭等,是“豫西牵牛战”战场,高、奇、险,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旅游所至,登高望远,可以让人们体会解放军当年战斗的艰辛和残酷。这一片的革命故事激烈悲壮、可歌可泣、传奇动人。这一片还有一个集山水、林果、湖泊、瀑布、森林、珍稀动物和人文景观、风俗民情为一体的伏牛山山寨风景区,与红色革命文化交相辉映。具体项目:①恢复相关红色革命遗址;②在“豫西牵牛战”景区内建立“豫西牵牛战战史馆”;③重点恢复“豫西牵牛战”前敌指挥部,展示人民解放军攻坚克难、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④修复打造夹道岈、南沟垛、大荆山、小荆山、兰家寨、牤牛岭等古战场……在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设施时,要拓宽思维,多用形像、生动的形式进行表现。

二是着力打造内乡革命的“发源地”。着力保护和开发中共内乡县第一届县委旧址(内乡黉学)、中共内乡县第二届县委旧址(内乡兰田小学)、豫西六地委旧址(赤眉小学)等内乡革命的发源地。在保护开发利用这些革命遗址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观光农业(如赤眉油桃基地、乍岖贡菊基地)基础、自然生态风景(宝天曼原始森林风光),依托宝天曼峡谷漂流、云露山等度假村,打造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区。……在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设施时,要拓宽思维,多用形像、生动的形式进行表现,如恢复战场、模拟战斗体验、编排再现革命斗争(地下斗争和武装斗争)历史剧演出等。

三是以“豫西牵牛战战史纪念馆”红色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为依托,进行项目包装、投资测算、效益分析。县旅游局、文广新局、史志办(党史研究室)、规划局、发改委和赤眉镇政府等主管部门,对以“豫西牵牛战战史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要抓紧进行研究论证,进一步提出可行性报告,以便县委、县政府及时研究定夺。(摘自:南阳党史)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是第 位访客!
 
西峡党史微信公众号
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 1024*768为最佳显示效果
主办单位: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   豫ICP备06015947号
地址:河南省西峡县县行政服务中心309室  电话:0377-60109737  Email:xixiad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