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党史资讯  资政报告  大事纪要  红色记忆  革命遗址  人物述林  历史影像  党史研究  地方史料  党史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革命遗址 - 革命遗址
   发表日期:2010年9月3日              有129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丹水镇革命烈士陵园
[西峡党史网][西峡党史网]      

 

坐落在西峡县丹水镇菊花山西北侧的山坳中。

丹水镇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秋,原址丹水石盆岗,后搬迁于王岗村闫湾南坡头19907月破迁至距丹水镇1.5公里风景秀美的菊花山西北侧山坳中,并新建了烈士墓区和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自下而上就地势依次划分为用台阶相连的瞻仰区、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三大部分,整个陵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陵园中央高高耸立着巍峨壮观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为“革命烈士纪念碑”、 背面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白底红字镶嵌其中;碑座正面镌刻着纪念碑简介,背面为革命烈士英名。纪念碑被白水泥栏杆围成一个独立区域。烈士墓区中长眠着二十位烈士,其中丹水籍烈士十名(牺牲于安徽省金东县今安葬在西峡县烈士陵园的白涛、牺牲于淅川县李官桥的李文芳、牺牲于江西省丰城县的袁灵固、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李少林四位丹水籍烈士因尸骨在外未存),外籍烈士十名,其中有五名烈士牺牲时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丹水镇位于西峡县城25公里处,属内乡、西峡、淅川三县交接地带,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北达秦晋、南通襄楚”古今交通之要塞,军事之重镇。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内战频起,匪患袭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1927年共产党在西峡播下革命的火种,几经风雨,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丹水人民开始觉醒,为求得解放、争取自由奋起抗争。从1932年的红军西征转移,到1946年的中原部队突围,都给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丹水小学校长李文芳(地下党员,丹水谭沟村人)等积极开展地下活动。丹水人民奋勇支前、配合主力作战,立下了不朽功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革命志士、共产党员为丹水人民的解放,有的血洒疆场壮烈殉国,有的面对屠刀英勇就义,有的坚贞不屈客死他乡。白涛同志(原名袁怀义,丹水袁沟村人)在任金寨县县长时,不幸被铺,在刑场上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纵队,在著名的“豫西牵牛”战役攻打盘踞菊花山国民党匪军一团部的战斗中,有不少热血儿女为国捐躯,血洒此山,其中有一位排长就牺牲于黄栋树店北坡头附近。194855日夜,陈赓司令率领的四纵十三旅途径丹水,直逼西峡,与西来的三十八军十七师形成合围之势。56日晨,一举攻克西峡口镇,丹水随之解放。丹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续写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篇章。

为弘扬先烈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先烈遗志,重振菊潭雄威,开辟旅游胜地,199071日丹水镇党委、政府重新修建革命烈士陵园,以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牺牲的白涛、李文芳等十六位丹水籍烈士及牺牲于丹水的十位外籍烈士。

 

 


(丹水镇烈士陵园全景 )

 


 

(丹水镇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

 

 


 

(丹水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简介 )

 

 



(丹水镇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


(丹水镇烈士陵园瞻仰区 )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是第 位访客!
 
西峡党史微信公众号
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 1024*768为最佳显示效果
主办单位: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   豫ICP备06015947号
地址:河南省西峡县县行政服务中心309室  电话:0377-60109737  Email:xixiad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