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党史资讯  资政报告  大事纪要  红色记忆  革命遗址  人物述林  历史影像  党史研究  地方史料  党史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经验交流
   发表日期:2010年7月28日              有40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关于党的地方正史编撰的几个问题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   

 

 

    “正史”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概念,指二十四史,即官修的《史记》、《汉书》等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我们借用这一概念,是取其“官修”“通史”的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由各级党史部门编撰并经同级党委审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党的地方通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方党史正本,称为党的地方正史。
   
一、党的地方正史的学科定位
   
党的地方正史编撰在地方党史学科建设和整个党史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项贯串学科建设和党史工作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地方党史学科建设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次。基础研究又分为三个层次:(一)“史”的研究。史的研究又分四个层次,一是党的地方通史编撰,二是党的地方断代史、专门史、专题史编撰(因党的地方断代史、专门史、专题史编撰不一定成为编年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与党的地方正史编撰之间的必要中介,本文主题又在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故表中未列),三是编年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等三项基础性研究,四是史料征集编研。(二)“论”的研究,包括地方党史学研究、地方党史编撰学研究、地方党史史料学研究和地方党史学评论。(三)“学术史”的研究,即地方党史学史研究。应用研究是为充分发挥地方党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性研究,一般分为资政性研究和育人性研究。
  
(一)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是地方党史学科建设的主体工程,具有带动学科建设其他项目的龙头作用。在地方党史学科体系中,党的地方正史处于核心地位,党的地方正史编撰带动着学科建设的其他项目发展,学科建设的其他项目又为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服务。在基础研究层次,史料征集编研和编年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从内容方面为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服务,地方党史学理论研究和地方党史编撰学研究、地方党史史料学研究从理论和方法方面为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服务,地方党史学评论和地方党史学史研究则分别以党的地方正史编撰为核心的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历史为对象。在应用研究层次,党的地方正史编撰因为在基础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成为应用研究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因此,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是地方党史学科建设的主体工程,是带动整个学科建设的龙头。
  
(二)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是资政育人的主体项目,对开展资政研究和其他形式资政育人工作具有全面系统的基础作用。资政育人是对党史学科社会功能的集中概括,其中心是对人的作用,具体可分解为四种功能——认识功能、资鉴功能、教化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属于哲学层面,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阐释,使人们了解历史的真相和规律,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资鉴功能属于政治层面,就是通过提供历史借鉴,使人们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提高人的执政能力。教化功能属于伦理层面,就是运用历史的精华,对人们进行教育感化,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审美功能属于美学层面,就是通过对历史审美内涵的表现,对人们进行美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党的正史是通史,反映的是党的历史全貌,是集大成的党史研究成果,所以党的正史能够全面系统地体现党史学科的这些社会功能。虽然史料征编和编年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的成果能够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但能够全面而不是个别地、系统而不是零散地发挥学科社会功能的,只有属于通史的党的正史。所以,党的地方正史编撰不仅是地方党史学科建设的主体工程,也是资政育人的主体项目。
  
(三)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是党史部门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各级党史部门的基本任务和长期任务。党的地方正史编撰是各级党委自身的任务,由党史部门具体承担。党的地方正史编撰在学科建设和资政育人乃至整个党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各级党史部门的基本任务和长期任务。正是这一任务,使党史部门得以存在,并为党史部门提供了自身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只有坚持以正史编撰为龙头,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才能推进党史学科建设和整个党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才能求得党史部门的生存和发展。
   
二、党的地方正史编撰的大致步骤
  
(一)制订规划
   
正史编撰,首先要认真制订规划,同时围绕正史编撰统筹安排其他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要制订三个层次的规划:
    1
、长远规划——以完成正史多卷本为主体全面安排一个较长时期的学科建设工作。
    2
、五年规划——按照正史编撰的阶段任务要求对长远规划进行分解细化。
    3
、年度计划——同样按照正史编撰的阶段任务要求对五年规划进行分解细化。每个层次的规划都要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留有余地。
  
(二)打好基础
   
规划制订以后,就要认真做好正史编撰的各项基础工作。正史编撰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史料征编、基础研究和理论准备等几个方面。
    1
、史料征编
   
史料征集是党史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围绕正史编撰进行。
  
1)目前总的要求是在深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料征集的同时,把资料征集工作的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2)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资料的征集,又要把重点放在专题资料和口述史料的征集上,将资料征集与专题研究、人物研究结合起来。
  
3)有条件的市州县,还可以进行跟踪征集,并与跟踪研究结合起来,增强资料工作的主动性。
    2
、基础研究
   
基础性研究一般分为编年研究、专题研究、人物研究等几个方面,是正史文本撰写的重要准备。
  
1)编年研究旨在理清历史线索。
  
2)专题研究旨在弄清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情况和价值。专题研究是正史编撰的重要环节,是正史文本撰写诸项准备之中的重点工作,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投入足够的精力,认真抓紧抓好。
  
3)人物研究旨在弄清重要人物的活动和作用(为编撰正史而进行的人物研究也是一种专题研究)
     3
、理论准备
   
理论准备是否充分,是决定正史文本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的关键。这些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2)党史理论;
  
3)党史学理论;
  
4)党史编撰学理论。
  
(三)拟订提纲
   
拟订提纲是一个构型的过程,也就是确定篇章结构的过程。一般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在通过编年研究理清历史线索以后,初步拟订正史编撰纲目,确定研究专题。
    2
、第二阶段。在专题研究任务基本完成并进行综合研究以后,进一步修改并确定提纲。
  
(四)撰写文本
   
文本撰写是正史编撰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文本撰写一般要经过五稿:(1)试写稿;(2)初稿;(3)征求意见稿;(4)送审稿;(5)定稿即付印稿。
   
三、党的地方正史文本的内容和形式
  
(一)断限
   
参照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三卷本的断限,各级党的地方正史三卷本可以这样断限:第一卷上限自1919年五四运动,下限至1949年本地解放;第二卷上限自1949年本地解放,下限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第三卷上限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下限1992年党的十四大前后。
  
(二)内容
    1
、党的地方正史文本的基本内容
  
1)本级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活动;
  
2)本级党组织及其下属组织的自身建设;
  
3)上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重要组织和重要党史人物在本地的活动。
     2
、努力扩展地方党史的内涵
  
1)要充分反映本地党组织在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带领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第一,要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分析地方党史上的问题。第二,要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2)要充分反映本地党组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
  
3)充分反映本地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以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
  
(三)形式
     1
、体裁
    
各级党的地方正史文本均采用章节体。
     2
、体例结构
   
1)各卷独立成册,由绪言、主体、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言概述缘起、背景。结语综论特点、经验。主体部分设编、章、节三个层次,一般按时期分编,按阶段或专题分章,按事件或问题分节,从整体上纵向叙述历史过程,同时不排斥个别章节因特殊情况的横向叙述。
   
2)各章由导语、主体、小结三部分构成。导语承接上章,概述背景,提示本章内容。小结总结本章内容,并为下章适当铺垫。
   
3)每章主体部分分节排列,每节依历史线索叙述一事件或按逻辑顺序叙述一专题。
     3
、表述方式
   
1)以叙述为主。
   
2)适当运用描述之笔。
   
3)注重分析,寓论于史
   
4)适当集中论述和评点。绪言、结语及各章导语、小结为集中设论之处,其他需要评论之处则以精当笔墨画龙点睛。
     4
、引文注释
   
1)引文尽量少用。
   
2)注释采用脚注。
   
3)正文后附录有关图表。
     5
、文体风格
  
1)采用通行语体文。
  
2)表述准确。
  
3)观点鲜明。
  
4)文风平实。
   
四、党的地方正史的编撰理论与方法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关系
    1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历史一般规律的理论和方法,属于哲学层次的概括。包括三方面内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本体理论);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基本结构理论);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运行机制理论)。
    2
、党史学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历史具体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低于哲学层次的概括,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与党史学联系的中介。
    3
、历史唯物主义与党史学理论和方法之间具有两个层次的关系:(1)指导的关系,即党史学理论和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2)包容的关系,即党史学理论和方法包含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
 
(二)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来源
    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2
、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4
、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三)党史学理论和方法举例

     一般来讲,理论和方法是统一的,即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历史主义,从理论方面讲是历史主义理论,从方法方面讲就是历史分析法。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分别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举例,理论方面如生产力理论、社会意识理论、历史主体理论、阶级与阶层理论、政党理论、历史合力理论、历史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文化学理论等,方法方面如考据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假设法、历史跟踪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逆向考察法、社会学分析法、文化学分析法、心理学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等。但是,我们在考察或运用的时候,一般都是将二者联系起来。下面,即将几种常用的党史学理论和方法作点简要介绍:

    1、生产力理论和方法
  
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构成,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生产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生产力是分层次的,即分为先进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提供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考察历史,就要考察生产力的构成特别是劳动者的情况,就要考察生产力的层次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情况,就要考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状况,就要考察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情况,从而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以及种种历史现象作出价值判断。
    2
、历史主义理论和方法
   
历史主义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提出的概念,后来为马克思所丰富发展,赋予新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理论认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产生发展的。
   
按照这一理论提供的方法考察历史,就要把历史事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而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或者主观的愿望去苛求历史。
    3
、阶级阶层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阶层理论也是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学者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因为不同的经济地位而分为不同的阶级;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政治态度;每个阶级又分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阶层以及其中每个个体的政治态度又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尽相同。
   
这种理论提供的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考察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考察阶级社会的个体和群体,必须首先考察其经济状况,然后对同一阶级中的不同阶层、同一阶层中的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确定其阶级归宿和政治态度。
    4
、社会意识理论和方法
   
社会意识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社会意识由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组成,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只有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介才能实现
   
按照社会意识理论提供的方法,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不但要研究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而且要研究社会意识如何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但要研究意识形态,而且要研究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这些影响。
   
五、党的地方正史编撰中的几个关系
  
(一)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党性和科学性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统一在实事求是上,但实事求是是个过程,处理不好也会出问题。
    1
、坚持两个“统一”:
  
1)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起来;
  
2)将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与新时期历次党代会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结论统一起来。

     2、本着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统一思想;

   2)有利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

   3)有利于团结一致向前看。

     3、把握两“主”:

    1)一条主线——党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与实践;

    2)一个主流——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4、掌握两个分寸:

    ( 1)对党的失误的表述不掩饰,不渲染,宜粗不宜细,重在分析背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对党内分歧的表述宜粗不宜细,以说清楚为限。

      5、把好两个关口:

    1)对新成果广泛采纳,慎重运用;

    2)成稿后广泛征求意见,慎重定稿。

    (二)历史与时代的关系

     有两位西方学者分别说过两句话,一句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句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说的是历史文本与历史原貌、时代精神的关系。作为观念形态,任何历史文本都是时代精神对历史原貌观照的产物。所以,要把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与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统一起来。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就是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

     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写历史,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用时代观念阐释历史。用时代观念阐释历史,不是随意改写甚至篡改历史,而是用新的眼光审视历史,用新的观念阐释历史。

     2、应时代需求寻求历史参照。应时代需求寻求历史参照,不是简单比附,不是借古讽今,而是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不同层面,寻求历史的智慧和人文的情怀,以满足现实人们的多种需求。

    因此,我们研究党史、编写党史,不仅要有历史的思考,还要有理论的思考、现实的思考。

   (三)史实与史料的关系

     史料是史著和史实的中介,是史家反映史实的凭借和依据。史料是过去记录史实的文本,是史实的反映,但不一定符合史实,即使符合也不可能完全反映历史原貌,而且语体也会带着其形成时代的色彩。所以,要准确反映史实,必须对史料进行处理:

     1、鉴别真伪。通过考证,去伪存真。

     2、内容还原。依凭史料提供的信息,尽量还原历史原貌。

     3、语体转换。将史料固有的语体转换成现行的语体。

     只有经过这样三个层次处理的史料,才更接近史实。以这样的史料为素材编写史著,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四)主线与辅线的关系

     领导人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奋斗,是贯串党的整个历史的主线。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条主线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民主革命时期,表现为武装斗争和夺取政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新时期,表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展示不同的表现形式突出共同的主线,而不应以表现形式淹没主线。同时,也要写好辅线,主辅交织,绿叶红花,展现历史固有的丰富和壮阔。

    (五)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历史已经证明,前者是主流,后者是支流。对各级地方党组织的历史,也应该作出这样的判断。在党的地方正史中,主流无疑是反映的重点,但支流也应该恰如其分地予以反映。

     如何反映主流和支流,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反映支流,也就是如何写错误的问题。张启华同志在《对建国后党史主线的一点认识——兼谈如何看待历史失误》(载《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不回避;二是重在分析错误产生的背景和根源;三是着眼于总结经验教训。她说:“既然错误是在探索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就不必讳言;而对于取得的成就,也不能因犯了错误而讳言。因此对待历史上的错误,第一,不回避,错误是客观存在,不是多说少说的问题,回避不是科学态度。第二,关键是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错误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第三,要着眼于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对党所犯过的错误挖苦嘲讽。这样的研究和写作才有价值,才能起到揭示规律、吸取经验教训的作用。”

   (六)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党史的主体与整个历史的主体是一致的,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党是其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地方党史的主体就是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除去敌对势力以外的所有人群,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要全面、完整、客观地反映主体的活动,既要反映党自身的活动和基本群众的活动,也要反映朋友和同路人的活动。

     历史主体的活动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活动。历史背景是历史主体活动的舞台,历史主体只有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才能创造历史。历史背景与历史主体同为历史的组成部分,只有客观反映一定历史背景下历史主体的活动,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历史背景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概念。在历时的层面,是大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在共时的层面,是整个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等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全面、具体地反映历史背景,并努力揭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七)历史与逻辑的关系

     这里的历史与逻辑指方法。历史方法即按照历史演进的法则把握历史,从客体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揭示其本质和规律。逻辑方法即按照思维运作的法则把握历史,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研究,二是表述。总的原则是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历史的把握为主。见之于表述,主要表现在结构上以历时的纵向递进为主,同时不排除共时的横向排列;叙述时以顺序为主,同时不排除必要的插叙。

    (八)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整体把握与个案考察的关系。个案即微观考察是必要的,但如果把一些细节搞得过细,反而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里有一个历史真实与具体真实的关系问题。要达到历史真实与具体真实的统一,就要将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统一起来。在进行微观考察的同时,要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弄清楚历史发展的脉络,弄清楚各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的地位。

     2、全体与部分、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地方党史属地区史,是整个党的历史的组成部分,也与该地区的方方面面以及周边地区产生联系。因此,必须恰当处理本级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妥善处理本级党组织与本级其他组织、本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本地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既要交代背景,说清楚上级党组织、本级其他组织、下级党组织以及发生在周边地区的与本级党组织有关的活动,又要把握分寸,烘云托月而不喧宾夺主。

    (九)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政党,各地党的工作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工作,均按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共性较多。研究和编写地方党史,要注意共性,但更要注意研究和表现各地党史的个性即地方特色。何谓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殊。写好了这个“有”和“殊”,就写出了地方特色。如何表现?

     1、在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上下功夫。虽然中央的精神是一样的,但各地的实际不同,所以各地“结合”的背景不一样,“结合”的方式不一样,“结合”的过程不一样,“结合”的经验不一样,“结合”的效果不一样。充分研究并表现这些不一样,就写出了本地党史的地方特色。

     2、在本地对全局产生影响的事件上做文章。有些事件,或许在本地党史中的地位并不重要,但对全局产生了影响。写好这些事件,也能表现出地方特色。

(十)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历史过程由历史事件构成,历史事件由历史人物创造。从表面看,历史事件联结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似乎成为历史的中心。实际上,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历史的中心是人不是事。所以,写党史一定要以人为中心,不能见事不见人。写组织和集体,要写出组成这些组织和集体的人的活动。既要写“大人物”,又要写“小人物”,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入史人物的标准。

     在正史中写人物,要注意以下两点:

     1、以事系人。用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带出人物,在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发展中写好人物,

     2、写出特点。抓住特点勾勒点染,不宜排比铺陈、全面介绍,但也不排除必要的简单交代。

    (十一)史与论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史与论的关系?

     1、论从史出。论从史出,就是史在前,论在后,史决定论,而不是论决定史。

     2、史论结合。史论结合,就是我们编写的党史文本必须是史与论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何结合?一是寓论于史,让我们的倾向在史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别地把它点出来。二是适当论述,就是在非评不可的地方精当点评,在适当的地方集中设论。

    (十二)质与文的关系

     质与文的关系,一般可以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但不仅于此,还有内容本身的实体和风韵的关系。

     1、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原则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但形式也会影响内容,有时形式也是内容。所以,要注重文体的创造。文体构成的主要元素是文章的结构和风格。要讲究结构,讲究章法。叙述要有波澜,有悬念,有照应。要有描述,有提神之笔。语言要锤炼,要有文采。

     2、处理好内容本身实体和风韵的关系。既要再现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又要再现作为审美对象的历史。要挖掘党史的审美内蕴,展示党史的审美特质,再现党史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固有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

   

                                  (摘湖北党史网)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是第 位访客!
 
西峡党史微信公众号
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 1024*768为最佳显示效果
主办单位: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   豫ICP备06015947号
地址:河南省西峡县县行政服务中心309室  电话:0377-60109737  Email:xixiad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