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党史资讯  资政报告  大事纪要  红色记忆  革命遗址  人物述林  历史影像  党史研究  地方史料  党史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经验交流
   发表日期:2010年7月28日              有74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关于口述史资料征集的技巧问题
   

刘德海


  口述史资料是指对在党的发展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大运动的领导者、亲历者、参与者和当事人的采访记录,由被采访者口述,采访者根据录音或笔录整理而成。口述史资料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征集口述史资料是党史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
  鉴于党的发展历史上重大事件的领导者、亲历者、参与者和当事人年事已高,抢救性征集口述史资料成为党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如何征集口述史资料,有其一定的技巧:
  首先,认真学习,作好准备。口述史资料最好结合专题资料的征编进行,承担专题征编的同志,在专题征编开始前要认真学习,尽量搜集阅读与本专题有关的文件、论述、著作、回忆录和有关部门、单位以及别人搞成的这方面的专题等,了解清楚本专题(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的起始、过程、结果,在这个事件中的主要人物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征编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以及确定采访的对象。
  其次,确定采访对象。根据专题内容,确定被采访的对象。采访对象必须是事件(运动、活动、决策、决定)的领导者、亲历者、参与者和当事人,对事件全过程和部分(因工作调动或调整只了解部分)有较为详细的了解。采访事件中的领导者、亲历者、参与者和当事人对于丰富专题内容,了解事件的全貌,增加专题的可信度。
  第三,掌握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采访对象确定后,要研究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熟悉和掌握采访对象的基本简历,在事件中的身份和角色,对事件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现在的住址,联系电话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让被采访者知道你对这个事件的了解程度,便于感情上的沟通和交流,拉近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距离,使被采访者乐于与采访者交谈,提供鲜为人知的情况。
  第四,编写采访提纲。根据专题需要和你所掌握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写出采访提纲(由于每个采访对象对事件的了解程度不同,当时的任职情况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对全局了解,有的只是局部了解,有的只是对某一点了解,因此,针对每个采访对象都必须写出采访提纲)。提纲中要反映出采访的目的和意义,需要采访的内容。提纲尽量详细,你所需要采访的内容尽量在提纲中反映出来。提纲编写好提前后送给被采访者,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回忆和准备时间。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节约采访时间,不占有被采访者过多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二是可以帮助被采访者回忆、思考,为我们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内容。
  第五,现场采访。根据以上准备情况,约定采访时间、地点实施采访。采访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要有谦虚的态度,以诚待人。抱着虚心学习、认真求教的态度,尊重被采访者,称谓上以某老相称,或称呼被采访者现在的职务,或者离退休前的职务。如果约定在家里采访,要尊重其家里的卫生习惯。被采访者提出不能录音时,要尊重被采访者的要求,做好笔录。记录中为了能多记,记的比较全面,在不会速记的情况下可用笔录者能看懂的符号代替,没有听清楚的地方,也可重复询问,力争记录的比较完整、系统。采访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整理,以免遗忘。
  2、必须掌握和熟悉需要了解的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并且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发现、分析和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而且能做到提问中有的放矢,切中要害。采访者自己尚未对事件系统搞清楚,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急于进行采访和征编资料,势必搞得不深不透,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自己搞清楚了,才能作到得心应手,容易和被采访者沟通,产生共鸣,不至于在采访中闹出笑话,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
  3、采访中尽量不要打断被采访者的叙述,尽量让被采访者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离题较远时,通过适当提问引导被采访者回到正题上,尽量让他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为了帮助被采访者回忆,可以向他提供一些线索,使采访在轻松愉快中进行。
  4、采访中除了请被采访者叙述事件的全过程外,尽量引导被采访者谈一些事件的细节,让他们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生动的例子,谈出一些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迹。
  5、采访中要有耐心,不要急于结束采访,当被采访者因对当时的某种做法有看法而发牢**时,采访者要予以理解,但不要打断,也不要表示你的看法和观点,适当时机加以引导。
  6、采访中不要向被采访者承诺或答应什么,以免引来事后不好解决的问题。也不要提及对这个事件已采访过什么人和什么人对这件事有啥看法等,以免被采访者有所顾及。因为,在以往的工作中和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处理上,当事人之间可能有过分歧,也可能产生过矛盾,采访中如果不慎提起,可能会使被采访者再不愿回忆往事,对我们的采访不利。
  7、要摆正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被采访者是主体,采访者是客体,避免客入为主,采访者迭迭不休,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不快,认为你不尊重他,或者认为你已经知道了还问我干什么,拒绝采访或不愿意多谈。
  8、采访中切忌就事论事,针对某个问题,问完就走,采访者本来还想多谈一些,但采访者不愿多问,被采访认为采访者责任心不强。因此,采访中尽量让被采访者多谈,深刻挖掘。约好一次采访不容易,采访中除了搞清楚你要了解的事件外,还要尽量让被采访者就他知道和经历过的其他人和事多谈,谈透。一个人一生经历很多,担任过不同的职务,从事过不同的事情,采访中能抢救性的挖掘出被采访者掌握、知道的事情,对我们是很有意义的,对我们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采访的内容在这个专题用不上,可以在别的专题中用,也可以作为资料保存。总之,采访中不能急噪,不能有应付完成任务的心态。
  9、采访结束后,可以请被采访者提供其他知情人,采用滚雪球的办法扩大采访线索,同时对被采访者表示感谢,留下联系电话,邮箱地址,为以后可能的补充采访做好铺垫。补充采访也可以约被采访者再谈,问题不多时或为了核实某个问题,也可以电话采访。
  10、向被采访者索要(或借用)他发表过的文章、撰写的回忆录、日记、当时的讲话稿、历史照片等。
  第六,整理记录。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出采访稿,整理中尽量维持被采访者的语气,保留被采访者的观点,不要随意增删。被采访者谈的比较乱时,采访者可根据被采访者的意思加以整理。采访稿整理好后送交被采访者审阅、修改、补充,并签字确认。有邮箱地址的可以给他们发电子邮件。
  第七,口述史资料的利用。口述史资料只是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在利用时必须参照文献资料、报刊资料、其他当事人对同一事件的回忆、论述、专家、学者有关这方面的著述、文章以及左证资料等,进行认真的分析、核实、考证,确定真实可信的、比较全面的部分。当然,不是说口述史资料不可信,而是回忆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事件的全面性掌握不同,因此可能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论述就产生不同,只有认真的进行核实、考证、分析、研究,才能确定是否利用和可利用的部分,这是对历史的负责,对后人的负责。
  第八、口述史资料的保存。口述史资料作为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理好的文稿、录音磁带,不管是否利用,都要分类登记、编号、装订,交资料室永久保存,或交档案部门保存。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有关部门没有结论的问题,不能轻易发表和利用,妥为保存。
  以上小文,属于经验之谈,权当抛砖引玉,和同仁们交流,欢迎斧正。

 

                                      (摘自西安党史)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是第 位访客!
 
西峡党史微信公众号
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 1024*768为最佳显示效果
主办单位: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   豫ICP备06015947号
地址:河南省西峡县县行政服务中心309室  电话:0377-60109737  Email:xixiad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