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党史资讯  资政报告  大事纪要  红色记忆  革命遗址  人物述林  历史影像  党史研究  地方史料  党史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学术论文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7日              有118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论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


  张书朝   李克实
 
  摘 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历程的精神升华,具有永恒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红岩精神所蕴涵的时代价值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表现为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导向价值,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警示价值,团结一致、忘我工作的感召价值,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激励价值,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道德价值,坚持原则、注重科学的启示价值。大力弘扬红岩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能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更好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红岩精神;本质内涵;时代价值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重大精神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江泽民同志指出:“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1]科学认识红岩精神的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时代发展呼唤着大力弘扬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形成于阴霾密布、艰苦卓绝的红岩斗争时期,表现为坚持党性、追求理想、忘我奋斗、无私奉献、团结求实、敢于胜利的革命品质和崇高风格,既是党的南方局在红岩时期斗争实践的科学体现,也是对红岩斗争实践的精神升华,曾极大地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屈不挠地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进行斗争。时光荏苒,物换星移。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红岩斗争时期有着根本不同,但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岩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能不能把党建设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党,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保证和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大力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红岩斗争期间,党处在白色恐怖的斗争环境中,就党的自身建设来说,具有很强的自我淘汰功能和自我净化能力,党的斗争任务也相对简单。尽管如此,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仍十分注意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形势和气节教育,强调愈是环境恶劣愈要严守党的纪律,保持共产党员的气节,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努力“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党”。[2]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向建设,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加强党的建设显得愈加重要和必要。一方面,我们党已经成为拥有6700万党员和30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执政党,具有繁重的历史任务和现实任务要求;另一方面,党所处于的社会环境却相对宽松。要把党建设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锋队,必须学习和继承一切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包括用红岩精神教育和激励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二)弘扬红岩精神是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
    红岩斗争期间,在红与黑、血与火的社会环境中,共产党人经受住了生死考验和各种诱惑,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这种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精神境界,对于每个党员干部和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都具有现实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基本上是在相对纯净和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一些人正是在改革面前失去警觉和方向,丧失了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高楼建起,干部倒下,工程完工,干部落马”的事例到处可见。红岩精神形成于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当中,对于我们今天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革命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和行为,更具有说服力和约束力。实事说明,越是改革开放,越应继承革命传统,越必须弘扬红岩精神。这也正是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3]以此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弘扬红岩精神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
    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造就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环境中的年轻一代来说,不可能亲身经受战争年代艰苦斗争的磨炼。因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革命精神,教育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必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胜利的重要保证。红岩精神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完全一致。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中,红岩精神是一本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鲜活教材,她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导向和革命实践,特别是其先进性和理想性的内涵,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不可或缺的思想内容。红岩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热情,而且将永远对后人起到不可替代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以此培养出千千万万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四)弘扬红岩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红岩精神具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和浓郁的民族性内涵,既是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更需要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红岩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继承和高度升华,包含着民族精神中一切有益的优秀成果和合理内核,具有时代性与理想性的双重内涵。大力弘扬红岩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和科学途径,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新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激励全国人民的斗志,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五)弘扬红岩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在红岩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黑暗势力进行殊死斗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既是对革命先辈未竟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也具有与战争年代根本不同的任务和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对于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思想观念遇到了新的挑战,更需要教育和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红岩精神既是实现党的物质建设目标的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激情,增强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勇气和信心,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不可少的思想保障。
 
    二、红岩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一是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导向价值。红岩精神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其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以及为追求理想所具有的坚定信念。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清贫与奢侈,每个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都能做到政治坚定,立场鲜明,不坠青云之志,不改英雄本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源泉,从而在****乌云密布的条件下,在险恶的斗争环境当中,始终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看到胜利,为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我们今天所具有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是红岩斗争时期所根本不可比拟的。但是,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引导和支撑,同样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很容易涣散人们的斗志和奋斗激情。特别是由于改革造成的利益冲突和观念碰撞,以及苏联和东欧发生的历史剧变,一些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动摇,怀疑社会主义的旗帜到底还能打多久,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还能走多长。学习和弘扬红岩精神,能够在全社会树立起共同一致的理想追求,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形成为理想而献身的奋斗环境。
     二是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警示价值。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党的纪律要求,在红岩精神中,体现得十分鲜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和灯红酒绿的诱惑,共产党人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乐于吃苦,甘于清贫,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南方局的领导同志,都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党内所有成员平等相处,同甘共苦,从而树立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建立起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弘扬这种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用红岩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如果认为经济发展了,工作条件改善了,就可以奢侈享受,铺张浪费,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必然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最终导致人亡政息的悲剧出现。坚持和实践红岩精神,能够使每一个共产党人牢记历史责任,经受住各种非法利益的诱惑,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三是团结一致、忘我工作的感召价值。红岩精神所以感动人、激励人,同样表现为共产党人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为党、为人民而工作。虽然工作任务极其繁重,气氛极度紧张,“但大家的态度却极镇静,莫不抱必死决心,准备从容赴义,各项布置都极其周到缜密。”“自上而下,莫不是日以继夜地干,八小时工作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假期在这里也是不存在的”[5]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面对险恶的斗争环境,沉着应付,埋头苦干;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服从党的安排,遵守党的纪律,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努力成为团结的模范,工作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这种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勤谨的工作作风,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巨大人格魅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保持革命先辈这种团结一致、忘我奋斗的工作作风,始终具有奋发有为的上进精神,防止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惰性心态,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四是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激励价值。在红岩斗争时期,党在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但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果敢,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拓新局面,谱写出一曲曲激昂雄壮的英雄赞歌。针对国民党“以内战代抗战,以投降代独立,以分裂代团结,以黑暗代光明”[6]的倒行逆施,特别是皖南事变后,作为国民党统治中心的重庆****气氛甚嚣尘上,环境恶劣达到了极点,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坚定勇敢地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以各种方式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似在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投下一颗颗重磅炸弹,惊震着山城重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同样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如果没有蔑视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就会在困难面前消极退缩,畏葸不前。大力弘扬红岩精神,能够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以唯物主义者的精神和气概,增强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勇气和信心,坚韧不拔,努力奋斗。不论是在顺境中或是在逆境中,不论是遇到困难挫折还是取得成绩和胜利,都能够从容面对,不为胜利冲昏头脑,不为失败挫折所气馁,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和勇敢的斗争精神。
    五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道德价值。红岩斗争产生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激励着红岩斗争。在红岩精神中,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体现出来的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面对什么样的斗争环境,共产党人都能以人民利益为唯一选择,以党的事业为最高生命,随时准备为了革命事业而慷慨赴死,流血牺牲。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既是共产党人崇高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检验共产党员党性的试金石,更是引导我们胜利前进的灯塔。只有充分发挥红岩精神的道德价值,才能够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下,正确认识等价交换与无私奉献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发扬传统的关系,为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的思想道德保障。
    六是坚持原则、注重科学的启示价值。红岩精神不仅具有坚定的党性原则,而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的内涵,表现为审时度势、讲求实际、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错纵复杂的形势下,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敌强我弱的斗争环境,既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理想追求,又把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科学确定斗争方针,保证最佳工作效果。如提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工作应遵循的七条原则,把党的工作中心尽可能放在利用社会习惯、政府法令与合法组织方面,“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成为群众的党”[7];针对国民党提出的所谓“中央提示案”,采取正确的斗争方略,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地的抗日人民武装;[8]在不能公开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的时候,组织力量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用研究成果宣传教育群众,占领文化阵地。这不仅表现出高超的工作方法和斗争艺术,更是共产党人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体现,表现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学习和弘扬红岩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切实注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工作中的适应性和应变性,确保党的执政效果和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三、以弘扬红岩精神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红岩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具有鲜明的党性内涵,又具有民族精神的特征。江泽民同志2002年在重庆视察工作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1]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既对弘扬红岩精神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也为弘扬红岩精神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有效载体。必须大力学习和继承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岩精神,充分发挥红岩精神所独有的时代价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想引导和精神激励。与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形成的精神成果相比较,红岩精神具有更为丰富的思想性内涵和普遍性的特征,能够全面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思想境界,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坚持和弘扬红岩精神,必然能够增强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信念,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保证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
    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执政效果,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红岩精神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革命实践,正是共产党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和科学诠释,也是坚持和践行“三个代表”的前提条件。丢掉了红岩精神,共产党人就不可能真正坚持好“三个代表”,实践好“三个代表”。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继承和坚持红岩精神,科学实践红岩精神,既能够充分发挥党在整体上的先进性,又能够发挥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使全体党员干部确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严格的组织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操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成为阶级的先锋战士和时代的优秀楷模,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艰苦创业,拼搏奉献,创造出新的业绩,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红岩精神不仅对于共产党人具有道德导向意义和规范作用,对于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导向意义和规范价值。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取决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也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红岩精神具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不怕艰难困苦、勇于为理想献身的奋斗精神,廉洁奉公、遵守纪律的道德品质,谦虚谨慎、团结一致、注重科学的工作作风,能够时刻激励我们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出发,万众一心,开拓前进。这样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实践,能够形成具有普遍导向作用的价值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做到的,而且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以此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一致的理想追求,使红岩精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全社会共同恪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性原则的具体实践,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是第 位访客!
 
西峡党史微信公众号
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 1024*768为最佳显示效果
主办单位:中共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   豫ICP备06015947号
地址:河南省西峡县县行政服务中心309室  电话:0377-60109737  Email:xixiadys@163.com